土楼

作者何葆国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特色:
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接地带的峰峦叠嶂中,绵延着几百里造型独特、风格奇异的土楼,其间生存着数百至上千年前从中原避祸南迁的客家人。他们聚族而居,一座土楼就像一个庞大的家庭城堡,二三座土楼便是一个村落。土楼的形状有圆形、方形、五凤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 土楼只有一个大门,两片门板又厚又高。大门一关,里面自成一个世界。 土楼内,两条廊道两只长长的手臂,把所有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房间搂成一个圆圈或者方形。一楼是灶间,二楼是用来贮藏粮食堆放农具,三楼是卧室。在土楼的一层,与大门相对的敞厅是祖堂,供奉着祖先牌位,是家庭祭祖和议事的地方。 土楼由红土壤掺上竹片、砂石、糯米粉汤、红糖、蛋清夯造而成,坚固无比。 在闽西南山区散布着数以万计这样的土楼,它们像一朵朵巨大的黑蘑菇在山地间默默地生长,孕育着无数神秘、奇诡甚至恐怖的家族传奇……土楼大事记: 198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密报总统里根,中国福建省西南部有数千座不明性质的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很可能是一个巨型核基地。同年12月,美国中情局谍报员贝克以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明察暗访,发现“核基地”,兴不过是普通的客家民居。土楼由此引起世界关注。 1986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带领考察组来到福建,对土楼进行勘测调查,回国后出版专著,举办专题报告和展览,在国外建筑界引起轰动。 1986年,中国邮电部印制以土楼为模型的民居邮票。 1987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100多人对土楼进行实地测绘…… 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土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土楼将接受联合国世遗委员会为期3年的考察,可望于2008年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闽西南的崇山峻岭,漂浮着无数座蘑菇状的土楼,高大封闭,固若堡垒,自成体系,在改朝换代的历史中默守传统,演绎着神秘,奇异,恐怖的家族传奇。 张南清兄妹流落浮沉楼沦为佣人。为了生存,哥哥娶了豁嘴的老婆,妹妹曲意委身头家,做着成为头家娘美梦。然而宿命中暗藏的杀机却将他们抛入血腥的轮回:张南清被迫烧死头家的疯婆,又无可救药地爱上新娶的头家娘——美丽的金叶子,并亲手将火油淋在妹妹身上,打火点燃……随着时代变迁,张南清成了浮沉楼的主人,终于享有了金叶子,档却丧失了男人的基本功能。小说结尾,头家回乡投资,金叶子再掌握浮沉楼,历史转了一圈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只是金叶子不老的容颜一夜之间迅速衰老,疯长的皱纹似乎印证着命运的荒唐。小说语言流畅,风格奇诡,充满浓郁神秘的闽西南客家地方风情。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