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素描十人集

作者张辉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01

特色:

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尼的小城芬奇镇,是他的父亲皮埃罗与一个农村姑娘的私生子。少年时代的达·芬奇体态俊秀、兴趣广泛,在数学,音乐、绘画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凡的心智。他歌声柔美,擅弹七弦琴,尤其在素描上展现了惊人的才气,因此他的父亲在他15岁的时候送他到佛罗伦萨委罗基奥的画坊学画。20岁时的达·芬奇已具备了大师的功力,活跃于米兰和佛罗伦萨,以4年的时间完成了《蒙娜·丽莎》、3年的时间完成了《*后的晚餐》,不过十几幅作品,达·芬奇就奠定了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大师地位。 达·芬奇不仅以他的绘画才能让《蒙娜·丽莎》的微笑迷倒了世人,又以科学的视角,在数学、几何学、透视学、建筑工程学、机械制造学、哲学等领域施展他的才华,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上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 达·芬奇素描的魅力在于他对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满怀热情的执著探索。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物、动物、植物、工程机械草图等包罗万象的题材中体会到他旺盛的求知欲和创作欲。达’芬奇的素描散失颇多,现今可考者只有约600幅,大部分收藏在意大利米兰的昂波西安图书馆及温莎皇家图书馆。 P1 丢勒 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1528年)是15世纪欧洲北部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天才的画家、数学家、发明家和建筑学家。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睿智,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方面做出卓越成就的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大量的绘画创作影响并使德国艺术摆脱了哥特式艺术的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导向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并把当时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 丢勒大量的作品包括版画、油画、素描,他的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的作品相媲美。他坚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揭示自然的奥秘以表现人与自然的内在之美,他的作品忠实地折射出他的信念。 P31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年)出生在距佛罗伦萨约65公里的小镇卡普雷塞(caprese)。他6岁丧母,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妻子家里,或许因此与雕塑结缘,之后在画坊艰苦的学徒生活中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24岁之后,米开朗基罗作为艺术家活跃于佛罗伦萨、罗马等地,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大卫》、《圣家族》、《创世纪》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