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简介 本书为《工人岗位培训实用技术读本》之一。全书共分20章,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凝胶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简介、电子显微镜、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热分析、流动注射分析、核磁共振、有机质谱、红外光谱和抗曼光谱以及联机分析法等。本书在详尽讲解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仪器的同时,又大量列举了有用实例,内容丰富、实用。本书可作为技术工人培训教材或自学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概述 2 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3 仪器分析的特点 第2章 气相色谱法 1 概述 2 基本术语 3 仪器的基本构造 4 色谱条件的选择 5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注意事项 6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 7 进样方式 8 样品前处理 9 填充柱的制备 10 应用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 概述 2 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选择 3 仪器装置 4 液相色谱流动相 5 吸附色谱法 6 分配色谱法 7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8 液相色谱操作中注意事项 9 HPLC的日常保养 10 应用第4章 离子色谱法 1 概述 2 离子交换色谱 3 离子排斥色谱 4 离子对色谱 5 离子色谱的干扰 6 离子色谱分析中注意的问题 7 应用第5章 凝胶色谱法 1 概述 2 分离原理及特点 3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4 仪器构成 5 固定相和流动相 6 凝胶色谱的数据处理 7 影响凝胶色谱结果的因素 8 色谱柱的维护 9 应用第6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 1 概述 2 超临界流体色谱原理 3 仪器构造 4 SFC应用 5 超临界流体萃取 第7章 毛细管电泳 1 概述 2 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3 毛细管电泳仪系统 4 基本操作与分离条件的选择 5 应用第8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1 概述 2 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3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成 4 测量条件的选择 5 原子吸收光谱的定量方法 6 干扰及消除 7 样品处理 8 应用第9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1 概述 2 原理 3 仪器构成 4 定性分析 5 定量分析 6 试样引入激发光源的方法 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第10章 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 1 概述 2 X射线衍射分析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 4 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的比较 第11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简介 1 概述 2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工作原理 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化学位移 4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实验方法 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工作内容 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应用举例 第12章 电子显微分析 1 概述 2 透射电子显微镜 3 扫描电子显微镜 4 扫描隧道和原子力电子显微镜 第13章 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 1 概述 2 可见分光光度法 3 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14章 电化学分析 1 概述 2 电化学分析方法分类 3 电位分析法 4 库仑分析法 5 电导分析法 第15章 热分析 1 概述 2 热分析仪的组成 3 热重法 4 差热分析 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6 测定的注意事项 第16章 流动注射分析 1 概述 2 流动注射分析原理 3 仪器构成 4 应用第17章 核磁共振波谱 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 核磁共振仪 3 化学位移 4 核磁共振氢谱 5 自旋偶合与裂分 6 常见的自旋系统 7 简化核磁氢谱的实验方法 8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9 核磁共振碳谱 第18章 有机质谱 1 有机质谱基本知识 2 有机质谱中分子生成离子的主要类型 3 常见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4 同位素峰的识别及应用 5 由低分辨质谱图判断分子中的元素组成 6 分子式不饱和度的计算及应用 7 质谱谱图解析及分子结构推测 8 质谱解析实例 第19章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2 振动与振动光谱 3 红外光谱中的分子振动形式 4 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 5 影响官能团吸收频率的因素 6 红外光谱解析 7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8 红外光谱仪及制样方法 9 红外光声光谱 10 拉曼光谱 第20章 联机分析方法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3 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4 GC/MS/FTIR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