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同去年一样,我们今年这个选本,也是把“尘世篇”作为*重要的一个板块。这些小说中,“艺术性”的因素被减少到*低的程度,它们总是突如其来地开始,又莫明其妙地结束,仿佛就像“真实的”生活一样没头没脑,去掉了一切铺垫,去掉了一切枝叶和累赘,直奔主题,或干脆就不打算有什么主题。读者完全可以把“尘世篇”中的作品和《成都》对照起来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都可以看成是《成都》的某种变奏、补充、延伸和展开。在志国(《曲别针》)、张旭(《神往》)、萧三根(《人人爱惜自己的身体》)那里,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成都》的主人公陈重的影子。甚至可以说,一种新的“典型人物”正在网络上出现,他们西装革履,朝九晚五,被商业、算计和功利的“现代”氛围挤压得气都透不过来。欲望是他们生活的*大动力,他们没有信仰的空间,也没有信仰的时间,他们惟一的信仰就是怀疑。他们是比过去了的王朔式的人物更加满腹狐疑的一代,他们怀疑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爱情。因此在这些作品的主人公身上,都体现出某种对于女性的仇视,在他们眼中,女性仿佛变成了这个世界的堕落的浓缩了的象征,无止境的猎色也就成了男性们向这个世界进行报复的*后的手段。但也恰恰在这一点上,“尘世篇”中的作品和《成都》拉开了距离。在《成都》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渲梁主人公如何“双手沾满了处女的鲜血”,无论作者如何再去强调主人公在面临各种背叛时的失落和痛苦,这里面都有着压抑不住的现代“成功男士”的骄傲。表面上看来,《人人爱惜自己的身体》中的萧三根也是穿梭在女人之间,如鱼得水,乐此不疲,但是在作者轻纱和微讽的笔触背后,更深切地向我们展示的,是所有这些偷情和滥交中的机械、尴尬、荒谬和滑稽。作者用一种独特的文体发掘无聊生活中的新的喜剧性,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的、尘世化的生活中超现实的、怪异的、碎片的、不合理的一个个刹那瞬间,使我们在面对“真实的”生活的同时和生活拉开了宝贵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