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境界:与中外友人对谈录

作者孙家正/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特色:
孙家正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是构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倡导和参与者,又是一个认真倾听的谈话对象,他曾经说过:“人需要倾诉,也需要倾听,倾听往往比倾诉更重要。倾诉和倾听都要用心。”以心印心,心心可通。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孙家正与许多来访者都成了朋友,可以看到他对文化演进与体制改革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就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向中外友人的真诚请教,也可以看到他捍卫中华文化独立品格、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决心。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大国的文化部长,他当然不缺少文化自信,这却使他更加坦率,更加温润,更能直面当今的问题和症结。  本书是根据文化部外联局礼宾处的录音整理稿编选的,其中所有篇目和子题,均出自孙家正与中外友人的谈话内容;篇目下以题记或按语方式,对会见和谈话要点进行说明,重点人物则酌加小注,以便读者;正文尽量忠实于谈话的原貌。  面对着纷繁多变的国际局势,孙家正理所当然地表述严正立场,他有理有情、有利有节。坦荡平实是这些谈话的基调,但也时时闪现哲人思致和理想光华,智者之间交锋论辩的风采亦缤纷可掬。

孙:中美关系30年走过的路程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所谓文化交流,从本质上讲,就是敞开心扉给入看,让对方看到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基:不过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很难的。中国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美国历史则比某些中国朝代还短。从我的经验来看,在很多问题上,中国人往往采取一种较为长远的目光,而美国人则显得不够耐心。不过即使两国关系有其复杂性,我认为过去30年两国关系总体来看还是在持续稳步发展的。我们适应了环境的很多变化。而且我的印象是,目前两国关系非常的好。我们期待两同元首不久的互访。孙: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止在紧张地筹备纪念活动。在回忆起这场战争时,中国人民非常自然地想到当时美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声援。到时候我们将邀请仍然健在的、曾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来参加纪念活动。基:几年前我曾参观重庆的一个博物馆,该馆展示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并对美国给予了很高的荣誉。孙:在我工作过的南京,有个有名的墓地就是美国飞行员的。虽然遗骸都运回美国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纪念地,人们仍然会去祭扫和吊唁。从文化角度来看,中美两国政府经常会因为一些问题发生争执、争吵,有不同看法,对美国政府的一些政策,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人也持批评态度,但是两个民族、两个伟大国家人民的情感我认为一直是亲密和接近的。当年您参与的中美建交的谈判,其实也促进了中日关系。*近二三十年来,巾日关系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关系,和中美关系一样也有很大发展。但是非常糟糕的是,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关系,包括两国民众之间的情感方面,现在已经到了建交以来的*低点。中国政府领导人从胡锦涛主席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三个文件基础上改善关系。关丁巾日关系的问题,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P5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