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美国的优秀教师 一上班就有孩子报告:“姚剑强把×××打哭了。” 我说:“知道了,我待会儿批评姚剑强去。” 严老师很吃惊:“姚剑强是你们班上的?” “是,另一个应当是你们班的。” “你都记得他们的名字了?” “听名字我知道是我班的,和人对上号还要几天。但已经有不少可以对号入座了。” “你真行。” 上午三节课。 第二节语文课上,正逐个儿检查a、o、e写得是否规范呢,朱翔宇吐了。椅子上教室外都是。一边拖和扫,一边招呼孩子们不用吵,一边放下手里的急活给他们检查。 下了课打电话让病孩子家长来,刚放下电话,上课铃又响了——第三节是我的品德课,跑着去了教室。 刚开始,一个穿着黑衣服的男人站在门口,我觉得很奇怪问他找谁,他说:“找你!”口气很不客气。我笑着朝他拱手——为了少说话,我这两天光摇头、点头和拱手了——“对不住,那要等下课。您不可以这样的!” 说完我坚决地把门关上了。 他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不见了,我根本不管他。 下了课,人不见了,下午也没有来。不知道什么事,不知道是谁的父亲,我不问,也不想知道。也许,他看我挺凉的天竟然出汗了,起了侧隐之心吧。不管他。 上午放学之前在没有交费的借读生的书上写上下午家长要交的借读费。 下午上课之前收钱。 放学之前紧急通知明天教育局要查健康免疫证。一年级的小东西,怎么说得清?救火一般打印出通知单,裁成小条儿。等我冲到教室门口见人发放的时候,三两个孩子已经比我还快地冲出校门了![这一段描写我引进了博士论文,用来再现中小学中班主任们的超负荷状态。“大权在握,不堪重负”,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的角色之合理性与人道与否等问题还值得商榷。] 小安问:“三天下来,发现你们班有特别烦人的孩子吗?” 我说:“当然有!” “哪几个?” 我突然醒悟:“不说,老师无论如何不可以说学生的坏话。对了,我该检讨的,刚才就不该说有讨厌的孩子。” 她笑了。我想:“不但如此,我还要做到不说家长的坏话。” 在美国,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是: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有幽默感;不说学生坏话;不和学生关系过分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