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CIP号:2019264133
书号:978-7-5625-4690-0
出版地:武汉
出版时间:2019.12
定价:¥88.0
本书主要通过闪锌矿Rb—Sr定年、成矿流体成分分析、闪锌矿原位硫同位素测试,对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硫化物沉淀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取得如下认识:1.将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成矿作用划分为两期,第一期为密西西比纪,第二期为印支期;2.大量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成矿流体的来源为盆地卤水,这说明川滇黔交界地区的铅锌矿床在成因上仍然属于MVT范畴;3.大梁子铅锌矿床的闪锌矿生长环带的LA—MC—ICP—MS原位硫同位素分析反映成矿流体的δ34S为10‰~15‰;4.密西西比纪形成的大梁子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为:含金属离子和硫酸盐的热卤水运移至成矿地点后,成矿地点的黑破带中所含的大量有机质将硫酸盐还原成还原硫并与金属离子结合,沉淀形成金属硫化物;5.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与右江盆地的盆山演化事件密切相关,是盆山演化作用驱动下的盆地流体大规模远程迁移导致的铅锌成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