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CIP号:2019254766
书号:978-7-03-063053-7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9.11
定价:¥498.0
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2016年11月10日至12月25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简阳市文管所合作对简阳天府机场方古井、毛沟湾、吴孟氏山三个地点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共清理墓葬69座,其中岩坑墓3座、崖墓66座,出土陶、瓷、铜、铁等各类随葬器物800余件。本考古发掘报告拟全面、系统、详尽地刊布这三个地点(方古井、毛沟湾、吴孟氏山)清理发掘的全部69座墓葬材料。在此基础上,对这批崖墓的墓葬形制、葬具、石刻画像、随葬品(陶器、钱币)进行类型学分析;根据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关系变化,对崖墓进行分组;结合随葬陶器、铜镜、钱币对这批崖墓进行断代、分期。本报告的学术价值在于:1.本书刊布的69座墓葬材料(其中崖墓66座),均系首次公开发表的第一手新材料;2.四川地区崖墓考古报告虽多有刊布,但不同报告对崖墓的描述用语仍较多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相近墓葬结构使用复杂多样的术语,为后续研究和材料使用带来相当的困难。故本书在刊布崖墓材料之前,花费了一定篇幅对四川地区崖墓空间结构的称谓进行比较分析,再对本书使用术语予以界定,以方便研究者使用材料;3.该批崖墓时间跨度长,从新莽时期延续至成汉时期,为简阳乃至整个四川地区崖墓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4.一批崖墓内有石刻画像,保存较好,升仙类、生活类画像兼具,为美术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图像资料;5.葬具、随葬品种类多样、数量丰富;墓葬入葬延续时间较长,WM11借室入葬特征明显,为四川地区崖墓的丧葬制度研究提供新的实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