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岁少儿教育指南

作者(澳)格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特色:

一个8岁的女孩会一下子心直来潮,把自己的卧室打扫得一干二净。这时我们检查一下她的大作,热情地赞扬她,并给予一些特别奖励。靠着这种报偿,明天的卧室会再一次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听到你在嘀咕,纯属无稽之谈)。 引导我们孩子的行为,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孩子的某种行为如果得到报偿,往往会重复;而得不到报偿的行为则会消失。这条基本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为人父母的,借以发扬孩子的优点,克服孩子的缺点。可以说报偿原则绝对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的话,孩子的行为会越来越规矩。 报偿的方式有: ·软奖励(热情、鼓励、留意、言辞表扬、躯体语言鼓励) ·硬奖励(共度时光、特别待遇,请吃或其他招待,奖金) ·累积奖励(标有星星的图表、筹码制、记分制) 软 奖 励 *近,我在悉尼一家顶级餐馆就餐。菜肴和服务极佳,为此我召见了领班,特别表扬了厨师和招待员。后来,那招待员面带期待笑容,走到我面前,给了我账单:我夫人提议给一笔丰厚小费。于是,我趁此机会,向她解释了一番软奖励和硬奖励。她有礼貌地听完,然后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非常有趣的理论,可是你未免太小气了些。” 在那种场合,我的夫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软奖励、巧妙报偿的威力,尤其在对待小孩子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且这种报偿对5岁以下的小孩极其重要,其影响可谓深远之至,甚至可享用一辈子。 捕捉良好行为 如果人们打算继续做好事,那么他们干的好事需要被关注、被发扬。对父母来说。*要不得的是,只看到孩子表现坏的一面并表现得失望、沮丧:“不要打扰你的姐姐!”“一不要惹那只狗!”“你在商店里真是讨厌!”“十足的大笨蛋!”“你真粗鲁!” 自信的、积极的父母则会扭转这种局面,好言相劝,尽力宣扬好的一面:“你们两个玩得这么好。我真高兴!一啊呀,在超市里你真是帮了大忙啦!”“是清洁工来过了吗?”“我们像这样一起谈话,多棒啊!” 躯体语言的威力 每天,以“你好吗?”来问候我的人不下于100个,向我问好的人,并不是每一个都真的对我的健康状况、快乐与否、情绪如何感兴趣,他们的问候就像预先编辑好的录音带,空洞而呆板。话语有时候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神态和躯体语言感觉到其中真诚的关怀和兴趣。 孩子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嗓门语调、我们的神态、我们的眼神以及我们私下的悄悄话来辨别我们是否高兴。而这种巧妙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