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学·中庸

作者邓启铜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特色:
中国文化经典儿童导读。 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经典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文言即文章的语言,是多数经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千百年来锤炼升华而成的优美、简洁、精确的语言。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儿童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就会从内到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学习能力倍增! 赶快加入到读经诵典的行列中来吧!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阳早的哲学家,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他比孔圣人还要大,说出“老人言”充满睿智与童心。老子是东方智慧的象征,他的话永葆赤子之心,天真纯朴,其无为的思想影响至深,无为亦即无不国,所谓物极心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多少家国兴衰,无不印证此诤言。读老子,感悟为人的道理!洞察世界奥妙!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所作。大学指博大而高深的学问,是成就大人——道德上的巨人的学问。其核心内容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诚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元代以来,它和《论语》《孟子》《中庸》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士子必读的经书和各类私塾的基本教材。儿童读了《大学》,就等于进了大学。 《中庸》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圣人的孙子孔 ,字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是“亚圣”孟子老师。子思将“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将“中庸”作为其学说的核心。中庸不是“温吞水,和稀泥”,而是讲究“至诚”,“诚心诚意”,“君子诚其意”。诚哉,中庸!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