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不确定性

作者(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普里高津认为,牛顿力学描述了稳定的动态体系。但正如布罗代尔认为“只叙述事件的历史”描述了部分一一仅仅是很小一部分的历史现实一样,普里高津认为,稳定的动态体系是自然现实的一部分一一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在不稳定的体系内,初始条件一一这些条件通常都是而且必然是特定的一一稍有不同,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而在牛顿力学中,初始条件的影响根本未被考虑。正如布罗代尔认为“长时段”在宏观结构而不是微观结构中的影响显著一样,普里高津认为“不可逆性和或然性在宏观物理学中*惹人注意”(1997,45)。*后,正如布罗代尔认为“事件如尘埃”一样,普里高津认为“对短暂的相互作用说来,扩散期无关紧要”(1997,44)。然而布罗代尔在其《长时段》一文中所说的情况恰恰与普里高津所言相反:“简而言之,在长期相互作用中,扩散的要素占主导地位。”(1997,54)布罗代尔认为,存在多重社会时间,只有对超长时段(布罗代尔认为如果这超长时段存在的话,也只能是圣人的时间)普遍规律才有意义,研究一般规律的社会学科同牛顿力学一样,都认定平衡状态无处不在。这一点遭到普里高津的抨击:“大自然的近似平衡法则是普遍适用的,而当它们远不能平衡时,它们就变成了机械论的附庸。……这时物质需要新的属性。……物质变得更‘活跃’。”(1996,75)普里高津并不因为活跃的自然这一概念而为难,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所以我们能够理解大自然的一些情况。”(1997,150)然而,布罗代尔和普里高津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布罗代尔不得不同历史学上忽视“结构”(即“时段”)的观点抗衡,而普里高津则被迫与物理学上忽视“非平衡”状态和忽视由于特定的初始状态而导致的不同后果(即“时间”)作斗争。因此,布罗代尔一直强调“长时段”的重要性,而普里高津则强调“时间流向”的重要性。正如布罗代尔不想跳出事件史这一狼窝再跳进超长时段这一虎穴,而是坚持停留在不能排除的中时段一样;普里高津也不求放弃可逆转时间,而跳进无序和无法解释的火坑。P47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