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这是学生交上来的?”我问。“他们交信给咱们?哪有这事!要那样,不就好喽!咱政教处查到的——”男主任脸上漾起胜利的笑容,“传达室每天把全部学生信件送政教处,我们专门进行分析。”“分析?”“是嘛。一般来信退回传达室。觉得有问题的,采取措施。怎么看出问题来呢?那不困难。写这号信找伴的,字都赖着呢,别字连篇。再就做贼心虚,十个有九个要收信人亲拆、亲收,可又不落地址姓名。信皮信纸倒倍儿漂亮。您瞧这信皮儿。”信皮儿淡绿,边角印着金色鸳鸯。果然是“商勇同学亲折(拆)”,下面是“内洋(详)”。地址上面确有两个错字。“不过这样做……”我沉吟着。“咱政教处可没做不合适的事。”男主任笑道,“您放心,咱从不私拆学生信件。咱分析出信件不正常,就请班主任找来收信人,让他当面拆看。或者连班主任也不通知,交给学生家长。多半情况是家长同意,孩子当我们面拆开。”“商勇的信也这么处理?”“是呀。那天咱让小张交商勇家长。商勇爹妈都是艺术馆干部,立时撕开看,看完了气得哼哼的。说他们做主,甭给孩子看!存政教处吧,就存咱这儿了。”“是这么回事。”小张证实着。“商勇一直不知道?”我问。“他咋能知道!”男主任对我的发问表示奇怪。“这……合适吗?”我讷讷地又问。“不合适?”男主任有些愤然了,“您说怎么叫合适?依我看,咱这做法对学生只有好处。比如商勇这学生,长得挺好,人也聪明。初二那会儿,几个女生争着跟他搭伴,他叫她们闹得迷迷糊糊。他爹妈特担心。今年初三,班主任扭转了他,当了劳动委员,平定了。又来这么封信,不乱了他阵脚?”“这样做,学生不反感吗?”“能不反感吗?当咱面服服贴贴,背后骂娘有的是!骂吧,咱问心无愧,咱是为他们好,咱是为学校的整顿负责!咱可不怕,也不会手软!”“我觉得……”“您哪,我咋觉着您跟咱看法不老一致?您们作家、理论家的,就会字面上分析,这合理啦,那不合理啦,顶吗用?!让您到坡上中学当政教主任,守着这高中61%、初中44%学生搭伴的烂摊子,那时您就知道该咋办啦!”男主任从我手中拿回商勇的信,放进文件夹,交小张锁进档案柜。“您还有吗问题?”我告辞了。男主任送我下楼。操场上的废土清理已近尾声。一个抬土筐的男生停下脚问:“男主任,铁锨和筐送哪儿去?”“后勤小仓库。喂,你们几个跟商勇一道去!”抬土筐的男生原来就是商勇。是个细高挑、眉清目秀的小伙子。我满腹疑惑地离开了坡上中学。男主任的“成功经验”显然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强制、高压,甚至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可是,对于坡上中学这样男女生搭伴成风的三类学校来说,又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呢?如果我被任命为坡上中学校长,我会怎么处置呢?这是我骑着自行车顺环城路返回时脑海里的困惑。P07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