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主编:西世良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1-06-01 |
特色:
片断:【原文】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①,姓朱氏,讳震亨②,字彦修,学者尊之曰丹溪翁③。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④。稍长⑤,从乡先生治经⑥,为举子业⑦。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⑧,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⑨。益闻道德性命之说⑩,宏深粹密⑩,遂为专门⑿。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⒀。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⒁?”翁以母病脾⒂,于医亦粗习⒃,及闻文懿之言,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⒄,虽不仕于时,犹仕也⒅。”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19),一于医致力焉(20)。【注释】①婺(wù务):婺州。今浙江金华地区。义乌:县名。②讳:古代称死去了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时,用“讳”,表示敬重。③尊:形容词用如动词。尊称。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言:字。⑤稍:逐渐。长:长大。⑥治经:学习儒家经典。⑦举子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古代选拔人才,春秋战国是推荐与游说相合;汉代是官府举孝廉的制度;至唐·武则天时创科举,开科取士,后为历代王朝沿用。⑧许文懿:元代理学家许谦,金华人,著有《读书丛说》、《白云集》等。公:尊称。朱子:指宗代理学家朱熹。四传:由朱子的第四代传人传授。⑨焉:之。指许文懿。⑩益闻:逐渐了解。道德性命之说:指朱熹的“性理之学”。朱氏认为人、物之性都是天生的,性即是理,人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⑾宏深粹密:宏大、深奥、精粹、严密。⑿专门:专门家。精通某一门学术的名家。⒀起:使动。使……痊愈。之:**人称代词,我。⒁其:通“岂”。是否。表示委婉的语气词。游艺:从事技艺。⒂以:因为。病:用如动词。患。脾:指脾病。⒃粗习:粗略地知晓。⒄“以推”句: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以,用来。及物之仁。指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物,万物。文中指众人。⒅犹仕:等于作官。⒆焚弃:偏义合成词,偏在“弃”,抛弃。向:从前。⒇一:专一;一心一意。【语译】丹溪翁是婺州义乌人,姓朱,名震亨,字彦修,读书人尊称他为“丹溪翁”。先生从小好学,每天记诵上千字。逐渐长大后,跟随乡里教书先生学习儒家经典,修习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之学说,在八华山讲理学,又前去拜访他,逐渐了解到有关道德性命的理学,它的内容宏大深奥、精辟严密,于是(先生)就成了理学名家。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我患病卧床很久了,不是对医学精通的人,不能使我痊愈。你聪明超过常人,是否肯从事医学技艺呢?”先生由于母亲患了脾病,对医学也粗略地知晓,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就感慨地说:“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不能在当今为官,等于作官一样。”于是全部抛弃先前研习的准备考举子的学业,一心一意致力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