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治国/国别:中国大陆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特色:
世纪老人的期望——访夏衍夏衍(1900.10一1995.2)本名沈月熙,字端轩,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杭州。少年时因家贫当过染坊店学徒。曾先后就读于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1935年**次以夏衍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泡》。1936年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影协主席、中日友协主席、对外友协副会长、中顾委委员等。有16卷本《夏衍全集》留世。中国人谁也不要忘记1900年。那一年的8月,英国人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把大清王朝糟蹋得一如分文不值的娼妓。到8月中旬,瓦德西统领十万名杀红眼睛的洋鬼子,攻占了华北大片土地。俄国人1900年闯进东三省。那一年发生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是年10月5日,一个小女孩诞生在福建闽侯一位海军军官家里。10月30日,一个小男孩在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呱呱坠地。小女孩后来成为作家,笔名叫冰心。小男孩后来也成为作家,他便是夏衍。两位作家以后成为至交,友谊矢志不渝,年龄先后分明。夏衍写过一篇文章,无意间把生日提前了,冰心立即致信一封,让他改正过来。冰心说,文学界至今还健在的人,年龄没有比我更大的了。你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十八,比我小26天,怎么能变成8月12日呢?夏衍回信说这是小事情,不必太认真。冰心不让,说我是分秒必争,何况日月?夏小弟只好低头认错。1993年初春,我去看望世纪老人夏衍。此前半年,我曾经见过他的秘书,谈及采访一事,秘书抱歉地说,夏公第二天要回杭州省亲,不好再接见客人了。我听了暗自吃惊:93岁老人尚能乘车远行,真算得上是一桩壮举。此事大约只有冰心能说:夏小弟还年轻嘛,回杭州算甚么!在威严的新华门斜对面有一条小街,明清时曾直通吏、户、礼、工、刑、兵六部衙门,想来算是要害之地。以后星转斗移,六部口的热闹与繁华悄然逝去。沿小街前行,见两旁有小摊小铺,或卖烟卖酒,或售葱售蒜。一座小院大门上,赫然贴着一条白纸。居委会的大妈大爷们,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道:使用液化气,安全记心中!两位胖老太太在大门前聊天,说吃说喝说儿女。问院里谁家,俱都知道姓夏。那一天真是幸运,夏公的女儿沈宁大姐没有再安排另外的活动。她说,你可以按你的提纲从容地谈一谈。和冰心老人一样,夏家也有一本来客留名册。一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二来免了留存名片的麻烦。我毫不含糊地签名,沈大姐看了直皱眉头。她说,认不得认不得,你写得太草了。夏公静静地坐在他的小书房里。尽管足不出户,穿着依然十分严整。他说,一条腿有些毛病,脚总是冷,用棉垫捂一捂,感觉稍好一些。我问,是不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踢断的那条腿,他笑着点点头。夏衍吸烟60年,后来一下戒掉了。此举颇得冰心赏识,她要我转告马烽,让他向老同志学习,不要再吸了。马烽夫人段杏绵十分感谢冰心的关照,期望丈夫从此与烟卷断了干系。其时马烽已感呼吸不畅,愤然改抽陕西出的一种叫祝尔康的香烟。据说抽那种烟非但无害,而且还能治病,只是价格太便宜,让人怀疑其可靠性。夏公显瘦,但精神很好。93岁高龄,耳朵不聋,思维不乱分寸。他笑着说,我从来就没有胖过,大概算天生的瘦人。到如今除眼睛做过两次手术外,身体没有大的毛病。我说,近一个世纪以来,您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到老来依然结实硬朗。也真是不容易。P6-7